走进尊龙凯时

NEWS

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历史与尊龙凯时的创新探索

来源:宁初乐 日期:2025-07-21

尊龙凯时致力于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创新,以下是关于树突状细胞(DC)培养的历史进展。

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历史与尊龙凯时的创新探索

1973年:树突状细胞的发现

加拿大科学家Ralph M. Steinman于1973年在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学首次从小鼠的外周淋巴器官(如脾、淋巴结和派氏集合淋巴结)中鉴定出树突状细胞(DC)。这一发现为未来的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,并使Steinman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
1992年:小鼠DC体外培养的创新

日本京都大学的Inaba在1992年首次通过添加GM-CSF(粒细胞/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)成功从小鼠血液和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出大量的树突状细胞。这使得Inaba被认为是小鼠DC体外培养的开创者,他的方法被称为小鼠BMDC培养的经典方法。这一系列研究是在Ralph M. Steinman的参与下完成的:

  • Inaba采用抗体加补体法去除骨髓中的淋巴细胞,以避免其对BMDC培养的影响。
  • 诱导分化时,每两天轻轻摇动培养板并更换3/4体积的培养液,尽量去除粒细胞的干扰。
  • Inaba证实仅使用GM-CSF培养6-8天即可从骨髓细胞中诱导大量的成熟DC细胞,每只小鼠可培养出5-7x106个DC细胞。

1994年:GM-CSF与IL-4的联合诱导

1994年,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Romani等研究发现,通过联合使用GM-CSF和IL-4可以从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中制备大量的DC,而单独使用GM-CSF的效果相对较差。此后,这一发现被有效地转移到了小鼠BMDC的培养中。

1999年:DC成熟程度的研究

德国明斯特大学的Labeur研究表明,单独使用GM-CSF诱导的BMDC为未成熟DC,而GM-CSF与IL-4联合诱导的BMDC则显示出中等成熟度。研究进一步发现,添加CD40L或LPS可完全诱导DC的成熟。

1999年:超大规模BMDC培养的方法

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的Lutz于1999年开发了一种能够获取超大量BMDC的培养方法,每只小鼠可获得的BMDC数量为Inaba经典方法的50倍,达到1-3x108个DC细胞。这种方法因其简便而受到DC研究者的广泛认可,其步骤包括:

  • 骨髓不进行任何预先处理。
  • 使用细菌培养皿替代细胞培养板。
  • 细胞初始铺板密度低,为2x105/ml。
  • 培养时间延长至10-12天。
  • 继续仅用GM-CSF诱导,但在第8或第10天后逐渐减量使用。
  • 第6天和第8天进行半量换液,吸出的悬浮细胞进行离心后放回原板。

2002年:大规模BMDC培养的进展

2002年,美国匹兹堡癌症研究院大学的Son研发出另一种超大规模BMDC培养方法,称为bulk-culture method,其优势是每只小鼠可获得3-4x107个BMDC,数量为Inaba经典方法的7-10倍,同时培养时间仅需7天。该方法的步骤如下:

  • 取出骨髓后仅进行溶血处理。
  • 使用6孔培养板进行培养。
  • 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使用GM-CSF与IL-4进行诱导。
  • 在第4天和第7天时补充足量的GM-CSF与IL-4。

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BMDC培养的实用操作手册(此手册仅供内部交流,非商业用途),欢迎通过尊龙凯时的企业微信17714680518与我们联系。

上一篇:专业护航生物医疗论文:为何选择尊龙凯时进行降重?下一篇:荧光显微镜推荐:尊龙凯时EVOS M7000引领生物医疗成像新潮流
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5855704660 总部地址:成都高港区植街道96号

欢迎关注尊龙凯时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!

  

尊龙凯时官方微信